太阳系行星符号
时间:2022-06-10 09:16:42浏览次
中世纪拜占庭帝国抄本常见古典行星符号,随大量古代星座运势图保留下来。水星、金星、木星、土星的符号可追溯到古希腊后期莎草纸文献,木星与火星符号是行星希腊语名称的花押字,水星符号是商神杖。安妮·罗素·蒙德认为行星符号源自美术作品里代表古典行星的天神形象,弗朗切斯科·比安基尼十八世纪发现的《比安基尼平面天球图》源自二世纪,其上所载早期行星符号就是代表各行星的天神拟人形象:代表水星的墨丘利有商神杖,代表金星的维纳斯戴着项链,代表火星的玛尔斯手持长矛,代表木星的朱庇特带有权仗,代表土星的萨图尔努斯手持镰刀。

用天文符号代表各天体的太阳系
拜占庭天文学家约翰尼斯·卡玛特罗斯十二世纪著作《占星术纲要》的图表用宙斯首字母ζ代表木星,因为宙斯地位与希腊神话的朱庇特相当。火星符号是矛插穿盾,其他古典行星符号与现代基本一致,只是没有现代符号上的小十字。小十字从十六世纪左右开始出现,蒙德认为增加这些十字旨在为古老的异教神灵象征增加基督教特征。
人类发现天王星后不久便创造代表符号,其中“”是约翰·戈特弗里德·科勒发明,约翰·波得改进,旨在代表新发现的金属铂。铂通称白金,化学家发现时是带铁的混合物,所以天王星符号就是铁的炼金术符号“♂”结合黄金符号“☉”。希腊神话以乌拉诺斯代表天,故而天王星符号也是火星(♂)与太阳符号 (☉)组合,融玛尔斯的长矛和太阳于一体。1784年,热罗姆·拉朗德在写给威廉·赫歇尔的信中提出用“”代表天王星,声称是赫歇尔的姓氏首字母“H”与地球仪结合。
海王星发现后,多种命名方案和符号建议接踵而至。发现天体的奥本·勒维耶主张命名权,率先提出用“Neptune”(“尼普顿”)命名,天体符号采用三叉,同时假称已获法国经度局正式认可。他在十月又提出用自家姓氏为星体命名,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瓦·阿拉戈对此极力支持,并亲自提出对应的天文符号“”,但显然只有法国天文学同仁对此乐见其成[31],法国年鉴很快提出用“赫歇尔”为天王星命名,“勒维耶”为海王星命名。爱丁堡大学詹姆斯·皮兰斯(James Pillans)教授主张以“Janus”(“雅努斯”)为海王星命名,符号是钥匙图案。1846年12月29日,德裔俄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·格奥尔格·威廉·冯·斯特鲁维向圣彼得堡科学院提议用“Neptune”命名。1847年8月,经度局决定按天文学界惯例采用“Neptune”,阿拉戈对此拒绝配合。
国际天文联会不建议在期刊文章采用天文符号,仅表格标题等个别情况允许,《国际天文联会格式手册》还允许用单字母或双字母缩写代表行星名称。
天体 | 国际天文联会缩写 | 符号 | Unicode代码 | Unicode字符 | 释义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水星 | H、Me | ![]() |
U+263F (dec 9791) |
☿ | 墨丘利的商神杖 |
金星 | V | ![]() |
U+2640 (dec 9792) |
♀ | 维纳斯的项链或手持的镜子 |
地球 | E、T | ![]() |
U+2641 (dec 9793) |
♁ | 十字圣球 |
![]() |
U+1F728 (dec 128808) |
🜨 | 带赤道和经线的地球 其他符号如:U+2295(“⊕”)、U+2A01(“⨁”)、U+1F310(“🌐”) |
||
火星 | M、Ma | ![]() |
U+2642 (dec 9794) |
♂ | 玛尔斯之矛与盾 |
木星 | J | ![]() |
U+2643 (dec 9795) |
♃ | 代表宙斯的字母“ζ”,宙斯与罗马神话的朱庇特地位相当 |
土星 | S | ![]() |
U+2644 (dec 9796) |
♄ | 萨图尔努斯的镰刀或大镰 |
天王星 | U | ![]() |
U+26E2 (dec 9954) |
⛢ | 铂元素[25][26] |
![]() |
U+2645 (dec 9797) |
♅ | 发现天王星的威廉·赫歇爾姓氏首字母“H”结合地球仪 | ||
海王星 | N | ![]() |
U+2646 (dec 9798) |
♆ | 尼普顿的三叉 |
![]() |
U+2BC9 (dec 11209) |
⯉ | 字母“L”和“V”结合地球仪,两字母代表发现海王星的奥本·勒维耶 |